阿拉伯板塊撞上亞歐板塊的過程中,這些地殼合著那些石油一起,也被撞入了板塊之下,成為了阿拉伯半島上的一部分,有了今天中東地區(qū)的萬里油田。
石油的謎團
中東的石油戰(zhàn)爭讓多個國家的進口鏈條出現(xiàn)了斷裂,國家陷入石油荒,人們這才發(fā)現(xiàn),離開了石油,正常的飲食起居都受到了影響。更令人絕望的是,石油是有限的,用完就再也沒有了。
這時有人提出建議,能不能分析出石油的化學成分,進行人工合成呢?比如鉆石,人們用普通的碳原子,模擬火山的環(huán)境,制造出了人造鉆石。很遺憾,鉆石是單質,成分更簡單,而石油是混合物,里面含有多種碳氫化合物,沒辦法人工制造。并且,石油的原料是古代的生物尸體,我們也找不來。
遠古的生物在死亡后,尸體因為地殼活動被掩埋在地下,這個時候再伴隨地球的火山活動,尸體在這種情況下發(fā)生了復雜的反應。生物的細胞含量最多的元素就是碳氮氫氧,這與石油的成分基本相同。相當于地球將這些有機生物進行了轉換,轉換條件是遠古的地質變遷,也難怪人類復制不出來。
可是有人提出了疑惑,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是在寒武紀大爆發(fā)的時候出現(xiàn)的,距今也大約5.3億年。在這期間的確有許多古生物出現(xiàn),但若石油真的是古生物形成的,那么以一個油田擁有上億噸石油的情況來看,當時真的有那么多古代生物嗎?
人類發(fā)現(xiàn)的最古老的油田,距今大約5億年,可以推斷它形成于寒武紀末期。要知道,這些古生物不可能全部變成石油,有些會被分解,有些會變成化石,變成石油的肯定是少部分,按理來說,這個數(shù)量少于我們已知的石油探明量。
加拿大的魏曼教授發(fā)現(xiàn)了幾種細菌,它們能夠以二氧化碳為原料合成石油。因此人們猜測,石油除了這些古生物尸體外,還有一些細菌在里面生產(chǎn),不然不可能有今天的石油儲量。但是有人反駁,魏曼教授發(fā)現(xiàn)的細菌并不是很古老,有可能是后來才進化出的新細菌種類。并且魏曼的細菌產(chǎn)出的油成分接近柴油,并非原油。
對此,只能說大部分的人對古生物的定義有誤,它包括的范圍不單單是會動的那些動物。
地球地質年代表
地球有大約46億年的歷史,根據(jù)考古的巖層劃分來制定地球不同時期的名字。我們所熟知的寒武紀、侏羅紀、白堊紀等都屬于比較靠后的地質年代了,而生命首次出現(xiàn)在大海里是大約38億年前。從38億年到5.3億,這30多億年的時間里,生命的數(shù)量超過了我們的想象。
年表中最大的時間單位是宙,宙下是代,代下分紀,紀下分世,世下分期,期下分時
最早的是冥古宙,這個時期是地球剛剛形成,經(jīng)歷了最初的幾次撞擊,月球從地球被撞出去。冥古宙分為四個代,分別是隱生代、原生代、酒神代和早雨海代,最早的生物細菌出現(xiàn)在大約38億年前的早雨海代。
上篇:
下篇:
地址: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(qū)慶陽路77號比科新大廈 傳真: 電郵:303235380@qq.com
隴ICP備14001663號 泰和集團 甘公網(wǎng)安備 62010202002397號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(wǎng)絡